心律失常,种类繁多,轻者表现为心慌,心跳加速,心跳不均匀,心脏不停晃悠,重者表现为黑蒙,晕厥甚至抽搐、猝死。1月8日,记者采访了滨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永选,他为大家介绍了心慌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心慌,医学上叫心悸,部分由于心脏之外的原因引起,大部分由心脏本身病变导致,严重的心慌绝大部分是由于心脏的电活动异常,医学称为心律失常。”刘主任介绍,缓慢型心律失常,如果有严重的症状可以通过心脏起搏器得以治疗。1958年世界上第一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存活43年,直到2001年因癌症去世,享年86岁,起搏治疗,不仅使他摆脱了因缓慢性心律失常死亡的危险,更保证了他的长寿以及和健康人一样的生活质量。
快速性心律失常,一部分通过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大部分严重性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可以得到明确诊断以及根治。
心脏电生理检查,是通过穿刺血管临时放置心腔导管,检查心脏的电路活动情况,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金标准。 然后通过卫星导航的原理精确定位心律失常病灶,利用射频消融能量消除异常电路传导,从而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
如果说介入医学是医学领域的皇冠,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就是医学领域皇冠上的明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维电磁导航定位系统已经成熟应用到人体,成为心律失常微创介入手术精准医疗的得力助手。目前,阵发性室上速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通过射频消融95%患者可以得到根治,效果“神奇”。作为常见病、多发病的阵发性房颤通过射频消融治愈率也能达到80%左右,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大大改善预后,降低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并发症。
记者 彭翠翠 通讯员 赵岩 报道